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早前称,未来土地供应需慎防“供过于求”,忧土地房屋供应持续增加会衍生负资产问题等。行政长官李家超昨表明,造地不足会导致供应不足,楼价失控和市民上楼困难等,强调政府必须有土地主导权,否则土地的主导权就变成在利益藩篱的控制之中,这不符合市民及香港的利益。他重申,造地和供应为两回事,不断造地可在有需要时推出土地,让市场建屋令市民安居,不需要时都可以放在储备。
相关链接:
▲李家超说,造地和供应为两回事,不断造地可在有需要时推出土地,让市场建屋令市民安居,不需要用都可以放在储备。
近年政府持续造地,梁振英早前于社交平台撰文称,目前土地及房屋供应确实短缺,但未来供应并非越多越好,“矫枉过正的后果会很严重”,担心土地和房屋供应持续增加会衍生负资产问题、金融问题,以及加重政府财政负担。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日前已隔空回应梁振英,表示2003年起至2012年间曾连续多年未有卖地或造地,形容“后遗症很大”。
造地和供应为两回事
李家超昨日出席行会前,被问及如何看待梁振英的言论,以及政府现时土地供应政策是否恰当。李家超即回应指出,造地不足会导致供应不足,以及楼价失控和市民上楼困难等问题。他解释,造地动辄需要好几年,举例于2000年代初,政府停顿了一段时间,导致要处理的情况很不理想,“所以政府必须有土地主导权”,又强调房屋市场要健康发展,“主导权一定要在政府手上,因为如果不是这样做,土地的主导权就变成在利益藩篱的控制之中,这不符合市民利益、不符合香港利益”。
李家超重申,造地和供应为两回事,以政府理财为例,当局会尽量发掘财政来源,让当局有钱可用,多馀的钱则可放在银行,并不一定要花光,而造地亦是同样道理,因造地需要一段长时间,所以不断造地,“让我们在需要时可以推出土地,供应给市场建屋,让市民置业安居,亦可以将我们认为当时不需要推出的土地放在土地储备。我觉得会令整体房屋需要,能按实际提供土地给发展商或政府自己去提供单位的数量,有实质的重要关键角色。”
未推出的土地放储备
至于如何判断供应多少,他相信要客观地按数据,作出判断,任何政府都不会轻率处理,不论过往每届政府,或现届政府都同样严肃地按数据客观、实事求是处理土地问题。
他补充,在2021年政府发表了《香港2030+》,跨越2030年规划远景或策略,从宏观和长远角度去审视未来需求,有关策略都是经过数据分析、供求研究、发展需要,社会普遍亦接受当中的分析和论据。同时,在今年《施政报告》,亦重申政府造地决心不变,会审时度势,稳健有序推进各项目。
他强调,政府在批售土地时,会考虑市场变化,让市场环境平稳和健康发展,所以政府对于造地和推出土地作建造房屋会持谨慎态度,严肃地按数据分析来判断供求的需要,有序、平稳,希望土地房屋健康发展。
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