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禄山手下将士,汉人多过胡人

2023-12-04 14:08

唐朝时,安禄山一人身兼范阳、平卢、河东三镇节度使,三镇总兵力合计18.4万人,这便是安禄山反唐的资本,安禄山、史思明均为粟特胡人,也就是中国史书上所称的“昭武九姓”,这些人最早生活在河西走廊,后来匈奴崛起,征服了河西,赶走了月氏人。

安禄山是如何来到唐朝的,已经不得而知,唐朝在开国之初因为一系列的对外征战,灭亡了东西突厥、高句丽、薛延陀、新罗、后突厥等,有一大批胡人投靠唐朝,唐朝为了安置这些胡人,设置一系列羁縻府州,用胡人来管理胡人,唐朝收取一定的赋税,羁縻府州大多设置在边境一带。

安禄山手下的军队组成很复杂,当时正值府兵制向募兵制的过渡期,由于唐朝一百多年没有战争,人口起来越多,根据学者推算,安史之乱前唐朝总人口有8000多万人,田地不够,府兵制无法依存,无地流民越来越多,募兵制开始实行。

唐朝中央机构可以募兵,节度使也可以自己就地募兵,募兵对象主要是失去土地的农民,胡人很少种地的,这些人绝大多数是汉人,几乎可以肯定安禄山手下的绝大多数士兵都是汉人。

安禄山一次性就任命了500多人为将军,提拔2000多人为中郎将,借此收买人心,这些人全部是安禄山的亲信,便是胡人还是汉人,并没有交待。

安禄山建立的大燕政权四任皇帝都是胡人,安禄山、安庆绪、史思明、史朝义四人都是粟特胡人,但蛊惑安禄山起兵的严庄、高尚两人是河北汉人,这两人也是安禄山建立的大燕政权中的高官。

范阳节度副使贾循是京兆华原人,今陝西耀县人,当然是汉人,为安禄山留守范阳;别将高秀岩是绦州稷山人,今山西运城人,也是汉人,为安禄山留守大同,平卢节度副使吕知诲守平卢,籍贯不详,西京留守张通儒是华州下邽人,今陝西渭南东北人,唐朝军事家张仁愿的孙子,同样是汉人,只有左相达奚殉是鲜卑人。

大燕政权的宰相陈希烈是宋州商丘人,今河南商丘市人,安禄山攻破洛阳,俘虏陈希烈,陈然烈随后投降,被任命为宰相,他是汉人,另一个宰相则是唐朝名相张说次子,河南洛阳人,当然也是汉人,张说的另一个儿子张均被安禄山任命为中书令,也是汉人。

安禄山手下将领中是汉人的有:崔乾祜、田承嗣、田乾真、尹子奇、何千年、高邈、张休、张通晤、薛嵩(薛仁贵孙子)、牛廷玢、张志忠、李钦凑、李立节、李庭伟、张孝忠、王武俊、申子贡、荣先钦、徐璜玉、李秦授、许叔冀、吉温、张万顷、徐归道。

从这些人物籍贯来看,安禄山手下的文臣绝大多数是汉人,胡人极少,有也是汉化的胡人,胡人本来读书人就少,这个也符合逻辑。

对于武将来说,也是汉人多,汉人将领差不多是三分之二,胡人将领差不多是三分之一,大致是这个比率,后期胡人将领虽有所增加,但也不会比汉人将领多,最多就是各佔一半。

对于普通士兵来说,仍然是汉人士兵多,毕竟人口基数大,虽然后期安禄山补充的都是胡人士兵,但再怎么补充,人数也是不及汉人士兵的。

综上所述,安禄山手下的将士,明显就是汉人多于胡人,但是,安史之乱的爆发明显也不是简单的胡汉矛盾,平定安史之乱的两大唐军名将是胡人,李光弼是契丹人,僕固怀恩是铁勒族人。  

热门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