​曹魏藉经济优势碾压蜀汉政权

2023-12-01 14:41

曹操第二次率领大军征伐汉中时,与蜀汉大军长期对垒,最终因道路险阻、军粮运输艰难而选择放弃,这一战虽然失利,却让曹操领悟出了与蜀汉对抗的最佳战略。此后,曹魏方面不责将士之力,只需据诸要险就足以震慑对方了,最后,曹魏日盛,益州疲敝的局面逐渐形成。

曹操以后,魏文帝曹丕重申与民休息、发展农业的国策,息兵安民、减轻刑罚;魏明帝曹睿更是将曹操以逸待劳的国策发挥到极致,提出“但坚壁拒守以挫其锋,彼进不得志,退无与战,久停则粮尽,虏略无所获,则必走矣。走而追之,以逸待劳,全胜之道也”

汉中之战后,与六出祁山北伐的蜀汉政权不同,曹魏方面不再轻易攻伐,在自己统治区保持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,坚持与民休息,积极发展农业生产,将竞争的立足点放在了双方的经济比拼上,通过专心务农,安置流民来增加经济优势,进而保障军力,积极备战。

曹魏政权广泛推广屯田制,既解决流民问题,也增加粮食产量。早在公元196年,曹操就下令实行屯田制,“募民屯田许下,得谷百万斛。于是州郡例置田官,所在积谷。征伐四方,无运粮之劳,遂兼灭群贼,克平天下。”曹魏的军事驻防区内也基本都设置田官,积蓄粮谷。

曹魏政权为社会弱势群体设立救助制度。《魏书》记载魏王(曹操)令,国家负责养育十二岁以下的孤儿、无劳动能力者、孤寡年高者、贫寒不能养活自己的人。年纪九十以上的,免除劳役,一家限于一人。曹魏政权以法律形式保障了最底层人民的利益,也维护了农业社会的稳定。

建安八年(203),曹操下令在各郡建立学校,在满五百户的县设置校官,提倡文献典籍研究,提升了民众文化素质。“令郡国各修文学,县满五百户置校官,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,庶几先王之道不废,而有以益于天下。”这些措施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稳定与发展,也拓展了曹魏政权的统治基础。

曹魏表面上按兵不动,通过打造“中国无饥寒之患,百姓无离土之心”的坚实基础,使自己保持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优势,并最终凭借这种优势在两国相争中笑到了最后。


热门文章